走进天峻县新源镇梅陇村史馆,一幅幅照片、一组组数据映入眼帘: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78万元,村集体产业产值499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40元……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牧业村,在2008年时还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村。后来,通过兴办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牧民增效与保护生态的“双赢”。
通讯员 马永宏
2021年是“梅陇模式”推行的第13个年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脱贫攻坚战打赢了,牧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果衔接,村党支部书记更桑多杰和村委会副主任军青两人坐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室里商量着:“乡村振兴中提到的组织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等全部跟我们有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青海时都强调要保护好生态、利用好生态,我们既要保护生态环境,还要老乡们生活富裕。不能仅仅依赖牛羊养殖,肯定得想一个法子,升级我们的‘梅陇模式’”
更桑多杰及同伴在县城、在西宁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察,将放羊的韧劲放在了考察市场上,跑遍了餐饮、洗车、宾馆、旅游等行业,最终定下了“依靠一产、带动二产、发展三产”的产业升级2.0思路。
“老乡富不富,全看领头羊”,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推进乡村振兴融入村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了村干部思想认识,以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党员中心户带富等方式,推动村“两委”干部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两手硬。